
产品详情
(吕金光)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认为“当代”是对历史叙述的思考,它带有现实化和历史化,用思想的历史化打通历史学的真谛所在。
虽然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已逝去了几十年,但它任旧存在于当代史的序列之中。我们本着这样的一种虔诚心态去了解、观察、反思已逝去的八十年代文化热背景下的书法热历史,从中抽绎出有价值意义的书法观念和书学思想,构建当代书法新的审美范式,很有必要。
前段时间,为了弄清这一课题,专门致电请教了姜寿田教授,受益良多,并邀请姜教授为我们的研究生做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书法启蒙与文化/审美思潮》专题讲座,学生们收获颇丰,今天这一专题探讨,得益于姜寿田教授对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在书学理论研究方面做出的悉心指导,在此感谢姜教授!
正如贺桂梅所言,八十年代是一个新的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它不仅包含着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反思,国学复兴下的反思,同时也包含着我们对西方现代文化,人文学术思潮和西方艺术思想的引进,就是用西方的视野来审视我们的自身的民间传统文化,来深刻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人文学术状态,也包括我们的书法存在状态。
八十年代文化热是主动进行的,为实现强国复兴之梦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开放,全力发展经济,它推动了中国书法热潮,对现代书法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性意义。
如何探讨80年代书法热问题,从根本上讲,涉及到一个新的启蒙,新的文化转换,就是“创造性的转换”,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在加剧地进行。这种转换我们从始至终进行,80年代初,我们对民间传统文化一直进行反思。形成了方法论热、美学热、书法热。
方法论热就是全面引进了西方文化思潮,如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卡希尔的符号论,还有接受美学,女性主义批评等等。西方人文学科完全进入中国,影响并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学术发展,从而也影响着艺术理论与审美的变革。
关于美学理论,在80年代始,对中国文化的建构和反思与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现代性的中心上来思考现代人文思潮与学科构建问题,它直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和中国文学艺术的现代性,同时也包括书法的现代性问题。
就是在一个总的现代性的框架下来反思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去构建现代性的文化与书法。
从80年代的文学艺术层面探讨,也是一种巨大的转变,如陈忠实《白鹿原》,就是用了一种质疑的手法描写,把一个过去认为比较落后的人物写成一个非常好的人物,也就是说中国文化走向了开放和多元。
从一个现代性、全球化、人性的角度来对待文学问题,决不再是从革命、意识形态来看问题,这就是80年代文化启蒙的重要问题。
再就是李泽厚提出的主体论,也就是康德的主体论。过去是没有主体的,都是集体主义,不存在个人主义。
从80年代以来,中国的主体论对于整个社会影响比较大,强调个人主义、主体的权利,这就是西方的个人价值存在的意义。这就是人道主义的启蒙、主体论的启蒙、人性的启蒙,强调了人的个性、人性、主体性的价值观念,因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社会启蒙影响较大,其实就是很复杂的,它主张的就是人的问题,或是说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与在世界的地位问题……。
在中西文化互补中,除了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我们现代的文化没有能力和西方对话,或者说我们自身的文化艺术与人文学术所追求的目标远没有到达。
从艺术理论的角度,所有的艺术理论在现代这种主流的艺术思潮中,就没有中国人提出的理论。真正的理论创造是从中国的古典文化当中去发掘抽绎,提取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然后创造出新的价值体系。
当然,这个体系是含纳古今的,既包含着我们现代的思想,又有着一定深刻的反思,这才是真正的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的转换。
这种转换要求其实就是建立在反思的基础上,需要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科学与民主”,实际上就表明了中国文化的欠缺与不足。80年代我们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什么存在主义、符号学、图像学等等,这表明我们的文化欠缺这么多东西,需要这些文化来弥补,当然不是不假思索的全盘肯定。
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渐入,中国文化再次获得开放性的视野。随着西学的进一步深入和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文化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对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反思、价值重估以及现代性价值重建。尤其是书法美学大讨论,成为书法领域思想解放运动发端的标志。
继而现代书法运动、民间书法复兴,权威性展览机制完善与确立,书法教育体制初步确立与完善,逐步将现代书法推向新的历史语境,表现出传统书法与近现代书法迥异的总体特征,而其审美主体特征则表现为书家个性的张扬和视野的空前扩大,表现了当代书家主体精神的确立。
赵尧尧同学从八十年代书法艺术思潮发展现象层面研究,阐述了八十年代前后,不一样的风格思潮影响下的书法发展概况。七十年代末文艺界便兴起了思想解放运动,至八十年代,由美学大讨论波及书法界,形成书法美学大讨论。中国书法艺术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发到自觉,从继承到创新。
陈影同学从80 年代文化热潮的背景和儒学的复兴层面分析了儒学思想怎么样影响书法家的创作思路和公众对书法的认知。通过书法创作观念、审美取向以及艺术风格探讨儒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和价值意义。
姚玉杰同学从文化启蒙与书法观念的转变层面展开论述,认为无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所倡导的文化启蒙都是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核心,即实现“人”的现代化为目标,这是现代化进程的本质要求。
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是由思想解放和时代变革所引发的,它倡导了对旧观念的打破,为进一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注定是现当代文艺史上的一段激情岁月,在这个辉煌的时代,各种文流和艺术流派纷纷涌现,书法艺术正是在此种文化背景中蒸蒸日上起来的,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期望在民间传统文化中寻求人的启蒙。
葛子茹同学从八十年代之后书坛关于沈尹默的批评层面探讨,她认为沈尹默是中国近现代书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在其辞世的十几年后,中国书坛兴起了书法热潮,八十年代之后书坛关于沈尹默的批评产生了不同的声音,这符合当时“狂飙”的时代气息。人们思想更为活跃、开放,重新反思沈尹默在当代的意义也符合时代潮流。并以八十年代“文化热”为背景,探讨八九十年代书法观念和书法实践,以及“文化热”对当代书法的影响。结合当时的美学和文艺思潮简述八十年代前后对沈尹默的批评现象,分析八十年代前后对沈尹默书法不同评价产生的原因,联系当代书坛,重新审视沈尹默的意义。
刘俊瑶同学从美学大讨论时期书法家的身份认同与创作态度层面研究,在美学大讨论时期,中国书法家深刻反思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和理念。部分书法家在这一时期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追求,转向探索创新的道路,寻求与现实社会相融合和对话的可能性,其作品展现出一种新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书法创作不单单是一种表现形态,而是艺术家需要与文化、历史和社会之间展开对话的载体。这些被反思的问题和探索的可能性,都为书法家在“美学大讨论时期”的身份认同和创作态度提供了丰富的价值和思想支撑。书法家应该注重自我发展和独立思考,进行个人创新和自我表达。此外,现代书法家还应该积极探讨书法艺术与时代社会的联系,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的需求,扩大艺术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张博俣同学从书法社团的层面探讨,他认为自改革开放后,革变求新的热潮波及全社会的各领域,人的个性主张与审美境界形成涌进发展形态趋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对于文化的反思逐步从政治层面抽离,进入到了精神领域的思考,而针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观念层面展开了思考和剖析,涉及的领域甚多,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核心也正面临着守旧与革变的关捩,在这样的现状之下,书法界的文人以团体性质出现了大量书法社团,而这些社团也正是将传统文人的精神内涵进行了延续与拓新。
本文旨在从文化热背景之下书法社团产生的意义,从而反思文化热潮对于书法艺术本体的影响以及对当下的书艺发展的启示。
王咏同学从审美现代性理论层面研究,认为二十世纪正是传统书法向现代书法转型的过程,人们的文艺审美意识开始觉醒,书法艺术的价值观、审美观随之而变。现代工业化时代赋予书法艺术不同于传统美用合一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她以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为时代背景,审美现代性理论为基础,聚焦八十年代书法的审美艺术特征,分析现代性给书法审美带来的问题和考验,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总之,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表明了当代中国人才有了开阔性的视野,人们的文艺审美意识觉醒;反映在艺术上表现为审美和创作的自由,同时,也表现为个性的张扬。将传统文人的精神内涵进行了延续与拓新,从而反思文化热潮对于书法艺术本体的影响以及对当下的书艺发展的启示。书法创作不单单是一种表现形态,更是艺术家需要与文化、历史和社会之间展开对话的载体。
确切地说,在八十年代初期,人们对书法创作本体的认识绝大多数都是一种传统守旧的认识状态,应该说是处于“恢复基础平台”阶段。为书法家在“美学大讨论时期”的身份认同和创作态度提供了丰富的价值和思想支撑,这些被反思的问题和探索的可能性,现代书法家需要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创造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形式。
所以,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1987年)和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1989年)后,人们的书法审美与创作才开始对视觉效果进行了密切的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表明书法慢慢的开始注重书法的表现形式。80年代至今,书法有了全面的提升与发展,这与80年代书法热有很大的关系。而且这里面涉及多个角度,包括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思想史、美学批评学,还有西方哲学理论与西方的艺术史的东西。
姜寿田教授这种学术观念,理论思想对我影响特别大,包括一级学科的建设。另一方面,他在之前谈到80年代文化热的时候,认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启蒙,对推动中国书法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当时像我们这个年龄都是经历过的,虽然经历过,但是关于思想启蒙问题,从现实到理论我刚刚懂得一点。
新儒学家派曾经讲过,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我们虽然慢慢的开始,但转换仍未完成,尤其是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书法转换问题,难道写写字就转换?这里面涉及到的是文化精神方面的东西。
关于这一点,姜寿田教授是这样说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转换应该是从中国的民间传统文化到西方的文化,再从西方文化转换回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从这里才能够见到中国的现代性民间传统文化这一个模式。就是穿越西方回到中国,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此论深中肯綮也!(文中图片为作者吕金光作品)
作者:吕金光,1965年6月出生于山东临沂,是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获得书法硕士研究生学位。吕金光现任山东艺术学院、四川大学教授、博导,兼任韩国世翰大学与泰国乌隆他尼皇家大学教授、博导,并担任全国高等书法教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撰写并发表了大量书学理论文章,共计8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权威期刊如《文艺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光明日报》等,多次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并在全国书法篆刻大展中担任评委。
山东城服学院回应姜昭鹏职教高考缺考,这种救人精神可以让我们所有人学习,校方将积极与各方沟通为学生争取升学机会。#烟台 #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
山东城服学院回应姜昭鹏职教高考缺考,这种救人精神可以让我们所有人学习,校方将积极与各方沟通为学生争取升学机会。
大象新闻记者 姜明圆上官正义于2025年5月12日曝光湖南长沙县一处乡村别墅内存在非法活动后,引发广泛关注。该事件涉及地下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并因幕后人员直接联系举报者的“求和”行为进一步引发舆论震动。
公安部网安局通报:近日,一则关于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WTT世界乒联主席、中国乒协原主席刘国梁的不实信息在互联网传播,误导大量网民关注和讨论。公安网安部门查明,网民杜某川、汤某在网上恶意传播相关谣言,造成谣言大量传播扩散,影响恶劣。
河南一女子被医院强制带走治疗,官方通报:当值医生谢某某停职、工作人员高某某予以辞退
关于“禹州女子被医院急救人员强制带走治疗”的调查处置情况通报5月16日上午11:05,禹州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接到群众电话,称自己女儿有焦虑、抑郁病史,当时排斥吃药治疗、动手打人,请求120将患者带走治疗。
大象新闻记者近日,大象新闻记者联合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湖南省长沙市蹲守多处非法场所。5月12日中午14时许,记者向有关部门举报后,跟随开福区卫生健康局、当地公安及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进入一处位于开福区绿城春晓苑的非法的别墅内。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鉴于双方近期的讨论,相信持续的协商有助于解决双方在经贸领域关切的问题;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
#救援队回应福建8岁男童失踪 #孩子#孩子安全#社会百态#救援现场 不可能凭空消失!
潮水退去,大概率还是美团占据70%的市场,不要纠结了,京东现在好的也不能太乐观,美团还是我们餐饮人最应该重视和发力的平台。饿了么最近讲实话确实吃到一波红利,但是也就仅限大城市。广大的代理商毛都没有,未来的京东可能也是会大城市去发展自己的基本盘,一年以后我们再看,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
相关产品